close
接上文之留言
2006年4月美國紐約唱片行遊記(三)
補充一些政鴻兄沒有提到的:
當天 (3/29) 的第二段表演,沒有美國樂手的助陣,是由義大利老將、中生代強棒與很有潛力的新手共同完成。 整場演出的焦點當然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號手 Paolo Fresu 身上,然而他並沒有強佔所有目光的焦點,反而保留了相當的空間給很帥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 Daniele Scannapieco 表現。
掌控演出的主導者是站在舞台中後方,帶著類似 Miles 般大眼鏡的低音大提琴手 Giovanni Tommaso。 因為都是義大利佬,說起英語總帶著濃厚的口音,只記得第二首是來自費里尼電影「阿瑪柯德」中的曲子。
長的非常非常肥完全沒有脖子的鼓手 Massimo Manzi (會看得這麼清楚,因為就坐在本人正前方),沒有前面 Lewis Nash 在即興時不斷的耍花樣炫技來逗觀眾開心,但依然能展現出相當靈活的節奏感與出色的打擊肌理與層次。
當然沒有忘記要特別注意在我們爵士樂聆聽團體中已頗俱知名度的鋼琴家 Danilo Rea。 他有中等身材,留著灰色三分頭的髮型,不時以獵鷹般銳利的目光巡視全場。
在這場每個樂手平分時段的集體演出中, Danilo 當然沒有辦法揮灑 Doctor 3 在歐洲現場時的自由即興與鋪陳特有的 intonation。 不過他現場的強烈爆發力,與其他樂手靈活地的搭配,相較於 Doctor 3 中大篇幅的演出也是絲毫不遜色的。
由於我們的座位,是如同違章建築般的在略高的正式觀眾席之前 (走道上),就在舞台的前面。所以演出者的任何細微動作,都能毫不遺漏地輕鬆瞧見。
當第一組人馬 ( Dado Moroni Trio ) 表演時,就已瞧見 Enrico Pieranunzi 坐在舞台右方的吧台上仔細地聆聽 Dado Moroni 的演出,並完全沉浸在 Lewis Nash 適放出的強烈能量中。 而第二組人馬表演,特別是小號手 Paolo Fresu 即興時, 老將 Enrico Rava 也是在相同的座位上仔細欣賞。
這麼多過去只能在唱片上出現的夢幻級樂手同時出現在眼前,真是作夢也會笑了。
2006/4/7 12:34 AM yellow submarine
Part 3 - 3/30 (六) 真巧!
昨天看到這則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060406/195/30a4y.html (叫不出檔案了)
紐約降四月春雪持續三小時 紐約客幽默:遲來的愚人節!這幾天於紐約的行程,除了當天及第二天天氣較冷外,最後一天傍晚下起雨外,其他時候天氣相當好,自己所準備的一些禦寒衣物,如圍巾、手套及毛衣都未派上用場,大多穿著衣物為鞋子、牛仔褲、內衣加上襯衫及一件薄尼龍外套,下午時分加上走路的熱量消耗,天氣雖然還是有點涼爽,下午有時還是會需要將外套脫掉!
早上約8點半左右時分起床,我們仍是從306房間坐電梯到1樓往下到約陽光樓屋地下一樓的餐廳用餐,餐點仍是兩片貝果、小蛋糕﹝搭配奶油、草莓醬及柳橙醬﹞一小盤水果﹝有香瓜、哈密瓜及葡萄﹞柳橙汁熱咖啡﹝或可搭配茶﹞吃完畢,10時30分左右就出發往目的地帝國大廈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發現排隊的人潮相當多,買了票,跟大夥一起排隊

,這邊商業性相當濃厚,中間樓層還弄個轉候區,還要幫您拍照,是跟張醜醜的帝國大廈的大型海報一起合照,沒什麼質感,還有推銷解說機,就再魚貫走進電梯排隊進入另一電梯,坐快速電梯直上82樓,這邊景色視野相當好,不過空氣略有點灰濛濛的,遊客倒是到處都是:
四面八方都有景色可觀賞,視野相當好,中間有賣紀念品,不過幾乎都是彼岸所製造,但沒有發現什麼較特別的東西值得買。 接著走往我們的下一個行程
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
裏面相當寬敞,樓高約有好幾層樓高,讓人感覺氣勢實在是雄偉非凡,而且地下一樓有相當多的美食廣廠,中餐分享一點麵包,因肚子並不是十分餓,本來是想買街頭的熱狗及猶太鹹餅,這邊很多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敢輕易嘗試,不過後來一直到離開紐約時,皆未有幸吃到,另外看到這副景象
左方擦皮鞋的人高高坐在沙發椅上,猶如帝王般,擦鞋的人辛勤工作著。當然再加上穿梭來回的人們及像我們這種來觀光的遊客。不過美國物價真的很高,像同伴買了一杯約不大杯子裝起來的撥好皮水果,竟然折合台幣要價110元左右。
在休息到12點55分左右後,我們起身前往位於 Broadway 及第七大道的西34街的梅西百貨 (Macy’s ) 我並不是要來血拼名牌的東東,因為我對這些東西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是常常從報章雜誌看到歷史悠久的梅西百貨 (Macy's ),於感恩節舉辦大遊行活動
不過拍完照後,倒沒有想進去逛逛,因為能在門口走過,照張相片,我就很滿足了。 接著我們坐地鐵前往華爾街 (Wall Street) 上地鐵站後,問路人路後,一下子就看到
正前方就是著名的「三一教會」,建於1697年,右邊是川普大樓。走到紐約證券交易所:

來到時好像之前有警報,這邊有部份荷槍實彈的警員管制進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人員,倒是有些女性遊客跟警員合照留念。另外旁邊就是聯邦國家紀念堂
在附近晃了一下後,發現這邊有家連鎖書店 Borders
進去逛了一下後,這是複合式的商店,大部分已書店為主,並有賣小些文具等用品,2樓並有為數不少 CD 可供選購,看了很久,挑了一張 Wayne Shorter : Introducing Wayne Shorter

這張是2001年 KOCH 所發行的版本,雖然 Vee-Jay 也發行過,KOCH幾年前所重刻的 CD,相當令人流口水,不過多已經絕版。
不過在Borders逛了蠻久,逛了大概兩個小時,店內靠窗邊有舒服的沙發可坐著休息一下,夕陽灑在書店內的景象,給人相當溫馨及溫暖的感覺,逛了一下文具區後,約4時50分左右才走出大門。 接著就前往這次重點必逛的唱片行之一
Academy Records
http://www.academy-records.com/
我們到的是他的其中一家分店位於 12 West 18th Street 的地方,這部有不少的二手 CD 及 LP,包包要先寄放在櫃檯,二手的爵士樂 CD還真不少,找到相當已罕見且已絕版的東東 Cyrano de Begerac (大鼻子情聖) 電影原聲帶 (DRG 12602)

這張記得以前Josephine 在遍尋不著的唱片中的話題也提過這張,1990年CD的版本。 Tom Jones : The Golden Hits (London 810-192-2)
這張是早期香港 CD 聖經上榜過的唱片,如1996年版的 CD 聖經第175頁就是,已相當難以尋獲。
Louis Bellson : Jazz Giants (Music Masters CIJD 60235K)

這張有Conte Candoli Trumpet、Buddy DeFranco Clarinet、Hank Jones Piano 及 Don Menza Sax (Tenor) 等人的演出,是1989年眾人於瑞士 Berne 的爵士音樂節的 Live 唱片。
Louis Bellson :and His Jazz Orchestra (Music Masters MMD 60120Y) 1986年於紐約的錄音室作品。 Louis Bellson & His Jazz Orchestra : East Side Suite (Music Masters CIJD 60235K)

1987年於紐約的錄音室作品,有特別來賓 Clark Terry。
Max + Dizzy, Paris 1989

1989年發行的雙 CD,從未見過。
Fujitsu-Concord 25th Jazz Festival (Concord-7002)
這是個基本三個節奏組所灌錄的五個組合的雙 CD 唱片,全新版本,才14元美金。 Art Blakey:I Love Jazz (CBS 465630-2 ) 這張是 1956年的錄音,回家後審視後有點後悔,我猜應該是換湯不換藥的版本。
Bobby Battle : The Offering

Mapleshade 所發行,有 David Murray 的加入。 David "Fathead" Newman : Mr. Gentle Mr. Cool

這張是向 Duke 致敬的專輯,非常甜味,James Farber 錄音。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arles Gerhardt: Captain Blood: Classic Film Scores for Errol Flynn Spellbound Soundtrack

這兩張都是是古典樂界天王級錄音師 K.E. Wilkinson 於倫敦 Kingsway Hall 的電影錄音作品。 Ernestine Anderson : Never Make Your Move Too Soon

Groove Note 所重刻的全新SACD,一張售價不到10元美金,很奇怪,2005年剛發行。
約6點34分左右離開這邊,因為才翻爵士樂這邊的二手 CD,就花了約一個半小時,其他更多的古典及搖滾二手 CD更是爵士樂的好幾倍,根本沒有時間仔細一張張看,更不要說 LP 和另外一家分店的東西,這邊二手 CD 的價格約在5.99元美金到7.99元美金左右,所以看到這邊有相多美國人來這邊尋寶。
不過後來回到旅館後發現我刷卡時,金額與帳單不一樣,多了20元美金,我的天啊!後來也沒有再有機會踏入這家店。 待續...
2006年4月美國紐約唱片行遊記(三)
補充一些政鴻兄沒有提到的:
當天 (3/29) 的第二段表演,沒有美國樂手的助陣,是由義大利老將、中生代強棒與很有潛力的新手共同完成。 整場演出的焦點當然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號手 Paolo Fresu 身上,然而他並沒有強佔所有目光的焦點,反而保留了相當的空間給很帥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 Daniele Scannapieco 表現。
掌控演出的主導者是站在舞台中後方,帶著類似 Miles 般大眼鏡的低音大提琴手 Giovanni Tommaso。 因為都是義大利佬,說起英語總帶著濃厚的口音,只記得第二首是來自費里尼電影「阿瑪柯德」中的曲子。
長的非常非常肥完全沒有脖子的鼓手 Massimo Manzi (會看得這麼清楚,因為就坐在本人正前方),沒有前面 Lewis Nash 在即興時不斷的耍花樣炫技來逗觀眾開心,但依然能展現出相當靈活的節奏感與出色的打擊肌理與層次。
當然沒有忘記要特別注意在我們爵士樂聆聽團體中已頗俱知名度的鋼琴家 Danilo Rea。 他有中等身材,留著灰色三分頭的髮型,不時以獵鷹般銳利的目光巡視全場。
在這場每個樂手平分時段的集體演出中, Danilo 當然沒有辦法揮灑 Doctor 3 在歐洲現場時的自由即興與鋪陳特有的 intonation。 不過他現場的強烈爆發力,與其他樂手靈活地的搭配,相較於 Doctor 3 中大篇幅的演出也是絲毫不遜色的。
由於我們的座位,是如同違章建築般的在略高的正式觀眾席之前 (走道上),就在舞台的前面。所以演出者的任何細微動作,都能毫不遺漏地輕鬆瞧見。
當第一組人馬 ( Dado Moroni Trio ) 表演時,就已瞧見 Enrico Pieranunzi 坐在舞台右方的吧台上仔細地聆聽 Dado Moroni 的演出,並完全沉浸在 Lewis Nash 適放出的強烈能量中。 而第二組人馬表演,特別是小號手 Paolo Fresu 即興時, 老將 Enrico Rava 也是在相同的座位上仔細欣賞。
這麼多過去只能在唱片上出現的夢幻級樂手同時出現在眼前,真是作夢也會笑了。
2006/4/7 12:34 AM yellow submarine
Part 3 - 3/30 (六) 真巧!
昨天看到這則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060406/195/30a4y.html (叫不出檔案了)
紐約降四月春雪持續三小時 紐約客幽默:遲來的愚人節!這幾天於紐約的行程,除了當天及第二天天氣較冷外,最後一天傍晚下起雨外,其他時候天氣相當好,自己所準備的一些禦寒衣物,如圍巾、手套及毛衣都未派上用場,大多穿著衣物為鞋子、牛仔褲、內衣加上襯衫及一件薄尼龍外套,下午時分加上走路的熱量消耗,天氣雖然還是有點涼爽,下午有時還是會需要將外套脫掉!
早上約8點半左右時分起床,我們仍是從306房間坐電梯到1樓往下到約陽光樓屋地下一樓的餐廳用餐,餐點仍是兩片貝果、小蛋糕﹝搭配奶油、草莓醬及柳橙醬﹞一小盤水果﹝有香瓜、哈密瓜及葡萄﹞柳橙汁熱咖啡﹝或可搭配茶﹞吃完畢,10時30分左右就出發往目的地帝國大廈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發現排隊的人潮相當多,買了票,跟大夥一起排隊

,這邊商業性相當濃厚,中間樓層還弄個轉候區,還要幫您拍照,是跟張醜醜的帝國大廈的大型海報一起合照,沒什麼質感,還有推銷解說機,就再魚貫走進電梯排隊進入另一電梯,坐快速電梯直上82樓,這邊景色視野相當好,不過空氣略有點灰濛濛的,遊客倒是到處都是:

四面八方都有景色可觀賞,視野相當好,中間有賣紀念品,不過幾乎都是彼岸所製造,但沒有發現什麼較特別的東西值得買。 接著走往我們的下一個行程
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


裏面相當寬敞,樓高約有好幾層樓高,讓人感覺氣勢實在是雄偉非凡,而且地下一樓有相當多的美食廣廠,中餐分享一點麵包,因肚子並不是十分餓,本來是想買街頭的熱狗及猶太鹹餅,這邊很多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敢輕易嘗試,不過後來一直到離開紐約時,皆未有幸吃到,另外看到這副景象

左方擦皮鞋的人高高坐在沙發椅上,猶如帝王般,擦鞋的人辛勤工作著。當然再加上穿梭來回的人們及像我們這種來觀光的遊客。不過美國物價真的很高,像同伴買了一杯約不大杯子裝起來的撥好皮水果,竟然折合台幣要價110元左右。
在休息到12點55分左右後,我們起身前往位於 Broadway 及第七大道的西34街的梅西百貨 (Macy’s ) 我並不是要來血拼名牌的東東,因為我對這些東西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是常常從報章雜誌看到歷史悠久的梅西百貨 (Macy's ),於感恩節舉辦大遊行活動

不過拍完照後,倒沒有想進去逛逛,因為能在門口走過,照張相片,我就很滿足了。 接著我們坐地鐵前往華爾街 (Wall Street) 上地鐵站後,問路人路後,一下子就看到


正前方就是著名的「三一教會」,建於1697年,右邊是川普大樓。走到紐約證券交易所:

來到時好像之前有警報,這邊有部份荷槍實彈的警員管制進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人員,倒是有些女性遊客跟警員合照留念。另外旁邊就是聯邦國家紀念堂

在附近晃了一下後,發現這邊有家連鎖書店 Borders

進去逛了一下後,這是複合式的商店,大部分已書店為主,並有賣小些文具等用品,2樓並有為數不少 CD 可供選購,看了很久,挑了一張 Wayne Shorter : Introducing Wayne Shorter

這張是2001年 KOCH 所發行的版本,雖然 Vee-Jay 也發行過,KOCH幾年前所重刻的 CD,相當令人流口水,不過多已經絕版。
不過在Borders逛了蠻久,逛了大概兩個小時,店內靠窗邊有舒服的沙發可坐著休息一下,夕陽灑在書店內的景象,給人相當溫馨及溫暖的感覺,逛了一下文具區後,約4時50分左右才走出大門。 接著就前往這次重點必逛的唱片行之一
Academy Records
http://www.academy-records.com/
我們到的是他的其中一家分店位於 12 West 18th Street 的地方,這部有不少的二手 CD 及 LP,包包要先寄放在櫃檯,二手的爵士樂 CD還真不少,找到相當已罕見且已絕版的東東 Cyrano de Begerac (大鼻子情聖) 電影原聲帶 (DRG 12602)

這張記得以前Josephine 在遍尋不著的唱片中的話題也提過這張,1990年CD的版本。 Tom Jones : The Golden Hits (London 810-192-2)

這張是早期香港 CD 聖經上榜過的唱片,如1996年版的 CD 聖經第175頁就是,已相當難以尋獲。
Louis Bellson : Jazz Giants (Music Masters CIJD 60235K)

這張有Conte Candoli Trumpet、Buddy DeFranco Clarinet、Hank Jones Piano 及 Don Menza Sax (Tenor) 等人的演出,是1989年眾人於瑞士 Berne 的爵士音樂節的 Live 唱片。
Louis Bellson :and His Jazz Orchestra (Music Masters MMD 60120Y) 1986年於紐約的錄音室作品。 Louis Bellson & His Jazz Orchestra : East Side Suite (Music Masters CIJD 60235K)

1987年於紐約的錄音室作品,有特別來賓 Clark Terry。
Max + Dizzy, Paris 1989
1989年發行的雙 CD,從未見過。
Fujitsu-Concord 25th Jazz Festival (Concord-7002)

這是個基本三個節奏組所灌錄的五個組合的雙 CD 唱片,全新版本,才14元美金。 Art Blakey:I Love Jazz (CBS 465630-2 ) 這張是 1956年的錄音,回家後審視後有點後悔,我猜應該是換湯不換藥的版本。
Bobby Battle : The Offering

Mapleshade 所發行,有 David Murray 的加入。 David "Fathead" Newman : Mr. Gentle Mr. Cool

這張是向 Duke 致敬的專輯,非常甜味,James Farber 錄音。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arles Gerhardt: Captain Blood: Classic Film Scores for Errol Flynn Spellbound Soundtrack


這兩張都是是古典樂界天王級錄音師 K.E. Wilkinson 於倫敦 Kingsway Hall 的電影錄音作品。 Ernestine Anderson : Never Make Your Move Too Soon

Groove Note 所重刻的全新SACD,一張售價不到10元美金,很奇怪,2005年剛發行。
約6點34分左右離開這邊,因為才翻爵士樂這邊的二手 CD,就花了約一個半小時,其他更多的古典及搖滾二手 CD更是爵士樂的好幾倍,根本沒有時間仔細一張張看,更不要說 LP 和另外一家分店的東西,這邊二手 CD 的價格約在5.99元美金到7.99元美金左右,所以看到這邊有相多美國人來這邊尋寶。
不過後來回到旅館後發現我刷卡時,金額與帳單不一樣,多了20元美金,我的天啊!後來也沒有再有機會踏入這家店。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