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至現場聆聽爵士樂現場,能夠聽到小威老師再次跟我們分享日本東京爵士音樂會的片段,有影象及音樂的傳遞,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上原廣美 Hiromi 的舞台的魅力,看到 Hiromi 充滿即興的長篇演奏,我心中大喊上原廣美真是強啊!
1929年出生於中國東北(偽滿州國),在 Oscar Peterson 的推薦下,到美國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深造,琴聲陽剛厚重,她深受 Bud Powell 影響。去年10月更於中國上海第一次舉辦音樂會,日本有出版成 CD:
Toshiko Akiyoshi Jazz Orchestra Featuring Lew Tabackin In Shanghai
她仿效 Duke Ellington,有組一個現代的大樂團,下面分享她與她現在的夫婿 Lew Tabackin(秋吉敏子前夫是鼎鼎大名的薩克斯風手 Charlie Mariano) :
3、Remembering Bud
這曲是她與一個編制不算大的大樂團演出,記得有張相片Toshiko Akiyoshi 站在 Bud Powell 病床上旁邊的相片,Bop 鋼琴手晚景似乎晚景有點淒涼,Lew Tabackin 也在片中吹了 flute,中間有好幾段是她個人的 solo,感覺是有點那麼有點不太對味,小威提到這曲子有點悲傷,之前聽到過是用三重奏方式演出,因為秋吉敏子對於改邊日本民謠相當有興趣,要求有些曲子,為表現出日本民謠味道,請薩克斯風手需要用到 flute。
是演奏 alto sax,也演奏過尺八,因為秋吉敏子關係而認識了 Charlie Mariano,最近日本有重刻1950 年代的專輯重刻,她覺得相當不錯,也來過台灣演出過,比起他常演奏 bossa nova 及流行的作品好多了,更創作「龍安寺的石庭」,創日本爵士樂 modal jazz 的濫觴。
先介紹的曲子正是他與 Charlie Mariano 的演出;
Deep in the Dream
雙 sax 的表現,一開始兩位已經都是白頭髮的老先生先相互寒暄了一下,Charlie Mariano 的音色相當美,較 Sadao Watanabe 的音色為厚,Sadao Watanabe 聲音較為高一點,這首曲子相當優美,從筆電外接影像檔出來,美妙的音符猶如空氣依舊充滿整個會議室。
↑為兩位老手演出的專輯,1967年的錄音,日本2006年重刻發行(VICJ-61367)。

坂本龍一的前妻,坂本龍一曾讚譽她「是完全不懂音樂理論,但卻是個天才樂手」,不過其實她的音樂成就,就不需她前夫來幫她錦上添花了:
1、吃飽了
我是沒有聽過這位日本女樂手,這張影像是她的自彈自唱,這樣更能表現出一位樂手的功力,我猛然一看的時候卻有點像 Keiko Lee,這曲太棒了,不過找得到 CD 版本嗎?
再來是她與梳著爆炸頭的上原廣美一起合作雙鋼琴的作品:
2、Very Early
這曲也是相當精彩,Hiromi 的演奏表情及動作相當豐富且俏皮,曲中加上矢野顯子的 scat 式的吟唱。
3、Deja Vu
兩人雙鋼琴的演出,攝影鏡頭一直有帶到兩人是演奏的是 YAMAHA 鋼琴。
中場休息時間:
上原廣美

是位現今相當受到歡迎的日本女鋼琴家,不久前曾來到台北演出,小時候參加 YAMAHA 的音樂班,第一場演出,是她小六時在台灣台北演出,她記的鋼琴老師相當特別,是位古典鋼琴教師,用色彩來傳授今天要演講的內容,如說今天我們來演奏,紅色的音樂代表熱情等,多次與 Chick Corea 一起演出。由於她相當受到歡迎,有將日本美國的年輕人帶回欣賞爵士樂的現象。
1、Reverse(funk時期,厚重琴音與bass的搭配)
是鋼琴三重奏演出的曲目,充滿不和弦的重鹹味。
2、I Got Rhythm(圓熟期)
是她 solo piano 的演出,開始用簡單的旋律表現出長篇大論的即興。是她在 2010.8.4 法國爵士音樂節的演出,演奏時的表情相當豐富,她穿著無袖小洋黑白斑馬裝,腳下是穿布鞋,我個人對這樣的音樂是有點難以接受,雖然聽起來又不覺得單調,只是我很難抓得主旋律究為何在,對我來講,還是有點難以輕易入耳,最後面的時候,是有聽到 I Got Rhythm 的主旋律出來,不過整段聽出來,用快旋律又難以有點親近的結構,來變奏整個原本我們相當熟悉的旋律,將原本普通的花鳥圖變成清明上河圖,快手興奮到要半蹲站起來。小威提到法國的聽眾是相當嚴苛,聽到現唱觀眾熱烈的掌聲,就知道法國的樂迷也是相當喜歡 Hiromi 的演出,她有相當多的演出機會,演出地點北到冰島,南更到過南非。

3、Pachelbel:Canon
相當特別的演出,她一開始放了2把鐵尺在琴弦,創造出鋼琴聲有若大鍵琴般的聲音,曲中有把鐵尺拿起來,恢復鋼琴原本的聲音,太過棒的一首改編的曲子,主旋律依舊然可以聽的出,用小碎音表現旋律的延長,這曲本來就是有不斷重覆著主旋律,還好在 youtube 找到影像檔:
此軌應該是我當天聽到最喜歡的曲目之一。
上原廣美對 Jazz 的影響,猶如大陸鋼琴家朗朗之於古典樂。

小威從2005 年起開始參加東京爵士樂音樂節,可參考其:
夏日的心靈饗宴:側寫二○○五東京爵士音樂節是由NHK 主辦,協辦單位找來很多其他單位,現在也面臨到聽眾人口老化的問題。 2005年原本台場舉辦,2006年,移到山手線的有樂町-國際論壇廳的 A 廳 International Hall,雖然交通上方便多了,也鄰近銀座,銀座有山野樂器行,試聽機都有許多相當不錯的片子,附近店家也相當多,但聽眾不若台場多,應該是該聽眾人口老化有關,原本以為今年日本大地震後,不會再舉辦了,雖然相關訊息晚了約一個月才發布,不過還好有舉行,自9月2 日開始舉辦:TOKYO JAZZ FESTIVAL 2011
Jammin' Zeb - 2008年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
Straighten Up and Fly Right
4位男歌手的演唱,我很少聽這樣無伴奏的男聲或女聲的吟唱。
Les Freres - 2006年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
由兄弟倆齊藤守也及齊藤圭土四手連彈鋼琴的演出,兩人受過留歐的古典鋼琴的訓練,弟弟長得很帥,影片開始出現的配音,有如電玩配音,原因是因為贊助廠商其中之一是SEGA,兩位的技巧相當好,跳動的旋律流露出有點令那麼熟悉的旋律,彈到一半,兩人接續站起來,變成個別的獨奏,其中還彈到 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下面這段影片是兩人於其他場合的演出:
接下來是 Chick Corea 和上原廣美於2006年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
Chick Corea 雖然近來身形已相當巨大,鋼琴也一點不馬虎,我擁有 Chick corea 的唱片很少,不過這曲 summertime 已經變成變形金剛,難以聽得出原貌了。
最後一軌是由渡邊貞夫與 Great Jazz Trio 的演出,Great Jazz Trio 是由去年剛去世的Hank Jones 所領軍,Hank Jones 演奏有Mr. Standard 的封號,演奏不 overplay,這曲錄音果然相當不錯,連 bass 聲音都錄得相當清楚,各個樂器間取得相當的平衡,渡邊貞夫於1975年與 Hank Jones第一次合作,迄今已成絕響了。
下面的影像是The Great Jazz Trio 在 2008年的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 The Great Jazz Trio by Hank Jones - Mercy, Mercy, Mercy:
曲終終有人散時
台灣的樂迷可以從這些傑出的演出,看出什麼東西?
幕後的人員及轉播及音響的水準,就可以看得出來,從一天3個小時,4個組合的演出,中間節目的空檔,就要將可能一個 trio 到一個大樂團的的錄音設備準備好,就已經相當不容易,為人所詬病的兩廳院的音響水準,似乎也未見多大改善。一個好的公共電視系統,是個不賺錢的單位,像台灣的公視應該要積極爭取此類轉播權,比起一般民間用這樣演講的方式來推廣音樂,要有更效率多了。
東京爵士音樂節,每一次演出都會錄影,日本NHK 在演出1~2個月後,就可以看到電視台的轉播,台中的爵士音樂節呢?台北?公視應該表現更積極的角色 花這麼多錢的請樂手來演出,只對可能只有到現場的幾千聽眾,對其他外縣市無法參與的民眾,不也是種歧視嗎?
台灣社會已相當商業化,高水準的生活,可以花 10萬的買一個 LV 的包包,但花10萬可以看多少畫展或相當藝術表演,人民應該重新思考消費的方向,雖然日本爵士樂人口老化,從日本來看我們台灣的文化水平,而不只是表現的意像文化(像南部某首長所大力推廣的××三××,就代表台客文化?),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
小威最後特別感謝,不辭辛勞的影像檔提供者-台北的阿威。
Jazz Pie 更要感謝小威老師提供給我們這麼豐富的影音饗宴!
附檔收錄多年前,小威於高雄大遠百誠品的演講實景(照片品質不太好,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