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5 Thu 2010 20:37
2010.3.25 在嘉義齊柏林唱片敗入
- Mar 25 Thu 2010 08:10
The Oscar Peterson Trio at Zardi's
The Oscar Peterson Trio at Zardi's (Pablo 2PACD-2620-118-2)
這套雙 CD 買起來有點心疼,倒不是音樂不好聽,而是雙 CD,長度長達 近150 分鐘,加上錄音師是天王級的Val Valentin,加上貝斯手是我最喜歡的 Ray Brown,不買會捨不得,買了兩張要價 20 多元美金,又覺得有點多,不過這些小小抗買的念頭,只是閃一下就過了,對這樣無敵的三重奏,有什麼好猶豫的?
這套 CD 是 1955 年的錄音,錄音效果相當平實,聲音有點沒有活力,不過應該是錄音年代較為久遠的關係。當然也不能過於奢求,這套 CD 為現場錄音,不過聽眾似乎不多,第一張CD前幾軌聽起來較沒有活力,到後來,Oscar Peterson 彈開來了,第11軌 Begin the Beguine 就恢復他快手的本色了,整套專輯時間雖長,不過似乎時間一下子也就過了,看到敗家網站尚可購得此雙CD,還沒進入絕版,算是相當難得。
- Mar 24 Wed 2010 08:19
Oscar Peterson 三重奏的 Final Concerts
Oscar Peterson / Ray Brown / Ed Thigpen : The Final Concerts ( Gambit 69208 )
pianist Oscar Peterson, bassist Ray Brown and drummer Ed Thigpen
這張號稱是最後音樂會的的唱片,第 1 到 8 軌為 1965.5.29 於 Copenhagen 的錄音,第 9 到 17 軌為 1964.10.1 於 London 的錄音,兩場都是現場錄音 (但樂曲進行中,覺得現場又聽不太到其他雜音,覺得太乾淨了!),整張唱片長達78分56秒,已到近破表的收錄,發行的公司 Gambit Records 相當具有良心的,前半段於 Copenhagen 的錄音就好了一點,不過仍是比一些"正常"的錄音,音效差了點。
pianist Oscar Peterson, bassist Ray Brown and drummer Ed Thigpen
這張號稱是最後音樂會的的唱片,第 1 到 8 軌為 1965.5.29 於 Copenhagen 的錄音,第 9 到 17 軌為 1964.10.1 於 London 的錄音,兩場都是現場錄音 (但樂曲進行中,覺得現場又聽不太到其他雜音,覺得太乾淨了!),整張唱片長達78分56秒,已到近破表的收錄,發行的公司 Gambit Records 相當具有良心的,前半段於 Copenhagen 的錄音就好了一點,不過仍是比一些"正常"的錄音,音效差了點。
- Mar 23 Tue 2010 08:36
Hampton Hawes 的琴聲魅影
OJCCD877-2 Hampton Hawes At The Piano
Hampton Hawes 的鋼琴三重奏有很多張,張張都屬精品級的,可能他是較冷門的樂手,重刻的唱片中,很少會有他的唱片出現,不過他的唱片,很多都屬錄音一流的作品,這張當然也是,看到錄音師是 Roy DuNann,我心中就覺得這張的錄音效果是不用擔心的,聽唱片,音效倒底重不重要?綠葉來襯托紅花,能說什麼不好嗎?不過若是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音樂,音效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這張 At The Piano 專輯,應該是 Ray Brown 和 Shelly Manne 唯一一次出現在 Hampton Hawes 的鋼琴三重奏中,這張在錄音過後不到一年時間,Hampton Hawes 就離開人世,依 AMG 資料,這張屬他的最後遺作,和以往他的作品比較起來,是顯得不那麼 swing,可能因為是第一曲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輕歌銷魂"的關係,感覺比較流行化一點點,在爵士樂唱片中聽到這麼流行的曲子,總會覺得有點那麼怪怪的,或許是 Roberta Flack 或 Lori Lieberman 兩位歌手演唱的歌聲,已深植我心中了;或許聽起來 Hampton Hawes 的琴音已經不若以往靈巧,但專輯中的 Hard Bop 味可是一點也不少,優雅點也是不錯的味道。
Hampton Hawes 的鋼琴三重奏有很多張,張張都屬精品級的,可能他是較冷門的樂手,重刻的唱片中,很少會有他的唱片出現,不過他的唱片,很多都屬錄音一流的作品,這張當然也是,看到錄音師是 Roy DuNann,我心中就覺得這張的錄音效果是不用擔心的,聽唱片,音效倒底重不重要?綠葉來襯托紅花,能說什麼不好嗎?不過若是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音樂,音效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這張 At The Piano 專輯,應該是 Ray Brown 和 Shelly Manne 唯一一次出現在 Hampton Hawes 的鋼琴三重奏中,這張在錄音過後不到一年時間,Hampton Hawes 就離開人世,依 AMG 資料,這張屬他的最後遺作,和以往他的作品比較起來,是顯得不那麼 swing,可能因為是第一曲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輕歌銷魂"的關係,感覺比較流行化一點點,在爵士樂唱片中聽到這麼流行的曲子,總會覺得有點那麼怪怪的,或許是 Roberta Flack 或 Lori Lieberman 兩位歌手演唱的歌聲,已深植我心中了;或許聽起來 Hampton Hawes 的琴音已經不若以往靈巧,但專輯中的 Hard Bop 味可是一點也不少,優雅點也是不錯的味道。
- Mar 22 Mon 2010 22:22
嶋津健一的發燒鋼琴三重奏
當初在誠音看到這張不知名的鋼琴三重奏,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買來聽聽看,想不到第一軌 Tender Road to Heaven,是 Kenichi Shimazu 嶋津健一 的自創曲,第一軌聽起來就相當寫意,非常好聽,為鋼琴 solo,第2軌就厲害了,bass 也相當有牛筋味,鋼琴的聲音就顯得中規中矩了,鼓組的聲音錄得太棒了,相當具有臨場感,充斥了整個錄音室,顯得形體感有點巨大,有點破壞整體的和諧感,不過整體聽起來,仍是瑕不掩瑜啦,三個人的默契相當好,也相當 swing,這張是馬雅音樂引進來的日本原裝 HQCD 版本,誠音訂價為 650 元:
Kenichi Shimazu : The Composers 1-Kenichi Himself & Michel Legrand

最近這個三重奏又新發一張,不知道馬雅會不會引進:
Kenichi Shimazu : The Composers 1-Kenichi Himself & Michel Legrand

最近這個三重奏又新發一張,不知道馬雅會不會引進:
- Mar 22 Mon 2010 21:56
未發行 CD 的本屆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配樂
Michael Giacchino : Up

這次【天外奇蹟】片中的配樂是由 Michael Giacchino 所負責譜寫,他之前曾經幫迪士尼/皮克斯的【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料理鼠王】(Ratatouille)等片配樂過,這次再度幫皮克斯作品超刀,為【天外奇蹟】譜出一場奇想冒險的旋律
- Mar 21 Sun 2010 16:04
兩大盒 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在台中的五大唱片購入這兩套 Membran Music 所發行的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唱片,前者為4CDs,賣價398元,內頁有本小冊子,不過收錄的時間卻都未有記載,後者為10CDs,賣價638元,價格相當便宜,沒有小冊子,收錄的時間也都未有記載,結果竟只有網站有收錄的時間的資料,不過買入這兩套,約才1000元,卻有14張CDs,仍然擔心跟自己手上有的 JATP 唱片重覆:
Verve 這套 The Complete 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On Verve: 1944-1949
另外是最近可於台灣購得的 Fresh Sound 的: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1956

Verve 這套 The Complete 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On Verve: 1944-1949
另外是最近可於台灣購得的 Fresh Sound 的:Jazz at the Philharmonic 1956
- Mar 21 Sun 2010 15:28
東豐自行車道
女友家在東豐自行車道旁,這次坐高鐵前往,順便帶 Strida 前往,用自行車袋裝著,在高鐵台中站,再從台鐵新烏日站搭區間車往豐原,拿上拿下的,也是挺累的,趁一大早,騎小折,真是相當舒服:
騎到底,可連接東勢鎮街頭,突然眼睛一亮,看到家唱片行,不過後來偷看到屋主主拉開鐵門,唱片行也收起來了,一樓空空蕩蕩的,只是剩下還蠻新的招牌:

這家東勢街頭內的"清福水餃",號稱30年老店,有次不小心路過來吃,水餃相當好吃,不過買冷凍的回家煮來吃,口味就差了點:
騎到底,可連接東勢鎮街頭,突然眼睛一亮,看到家唱片行,不過後來偷看到屋主主拉開鐵門,唱片行也收起來了,一樓空空蕩蕩的,只是剩下還蠻新的招牌:
這家東勢街頭內的"清福水餃",號稱30年老店,有次不小心路過來吃,水餃相當好吃,不過買冷凍的回家煮來吃,口味就差了點:
- Mar 19 Fri 2010 22:38
ic! berlin 眼鏡
最近跟人家流行 (雖然這個已流行一段時間了! 大概是從某位貴公子被打,眼鏡鏡架分解掉下來,卻沒壞時開始吧!),配了支 ic! berlin 的眼鏡:


小弟因為大頭加上很會流汗,所以要找一支可戴得住的眼鏡,不太好找,在高雄楠梓某家眼鏡行戴過很多支ic! berlin,覺得這支型就最好戴了,戴得相當舒適,有流汗也不會一直滑下來,眼鏡本身也很輕,原本只戴這種在寶島配的


小弟因為大頭加上很會流汗,所以要找一支可戴得住的眼鏡,不太好找,在高雄楠梓某家眼鏡行戴過很多支ic! berlin,覺得這支型就最好戴了,戴得相當舒適,有流汗也不會一直滑下來,眼鏡本身也很輕,原本只戴這種在寶島配的
- Mar 18 Thu 2010 20:20
John Windhurst Quartet : Jazz At Columbus Ave.
- Mar 18 Thu 2010 18:18
最近 Benny Carter 的兩張"新"片
- Mar 18 Thu 2010 08:10
好萊塢傳奇影音殿堂
- Mar 16 Tue 2010 08:39
Stan Getz 與 Oscar Peterson 三重奏
UCCV-9175 Stan Getz And Oscar Peterson Trio
這張是環球日本版的60週年紀念,這張也可購得一般的 CD 版本,不過這張經過24bit重刻過,音質有大幅度的提升,一如其他樂手,Stan Getz 的 1950 年及 1960 年代,是我覺得是他最易入耳的音樂,勝過他賣得最好的 Getz / Gilberto,Bossa Nova 的音樂我已很難坐在音響室內聽,覺得太 popular 且像輕音樂般沒有味道。
這張專輯有相當平靜的效果,沒有激情炫技,也沒有太過 swing 的節奏,四位大師彷彿就很平靜的開始、經過及結束,相對地,也沒有誇張的音效,和那一樣樂器的形體感過大的缺點,四個人的戲分恰足,沒有誰是大腳的問題,聽起來就是那麼恬靜。
這張是環球日本版的60週年紀念,這張也可購得一般的 CD 版本,不過這張經過24bit重刻過,音質有大幅度的提升,一如其他樂手,Stan Getz 的 1950 年及 1960 年代,是我覺得是他最易入耳的音樂,勝過他賣得最好的 Getz / Gilberto,Bossa Nova 的音樂我已很難坐在音響室內聽,覺得太 popular 且像輕音樂般沒有味道。
這張專輯有相當平靜的效果,沒有激情炫技,也沒有太過 swing 的節奏,四位大師彷彿就很平靜的開始、經過及結束,相對地,也沒有誇張的音效,和那一樣樂器的形體感過大的缺點,四個人的戲分恰足,沒有誰是大腳的問題,聽起來就是那麼恬靜。
- Mar 15 Mon 2010 08:38
美版 OJC 24bit Remasters Reissues
看到 Concord 終於對這些名盤有動作了,原本以為 Concord 就要這樣兩光下去了,空有寶藏卻不懂得運用,美版的 24bit Remastering 目前對我已有相當大的興趣了,從上次美版 20bitK2系列的經驗,頭批這幾張,應該會先買 Art Pepper、Monk 及 Sonny Rollins 這幾張來 PK 一下,3月30日發行,唯一有點令人感到小小的疙瘩,是左邊的小橘邊條,很醜。





An extension of the popular Original Jazz Classics series (est. 1982), the new OJC Remasters releases reveal the sonic benefits of 24-bit remastering-a technology that didn't exist when these titles were originally issued on compact disc. The addition of newly-written liner notes further enhances the illuminating quality of the OJC Remasters reissues. "Each of the recordings in this series is an all-time jazz classic," says Nick Phillips, Vice President of Jazz and Catalog A&R at Concord Music Group and producer of the series. "With these reissues, we get a fresh look and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se artists and some of their most important work-not only from the meticulous 24-bit remastering by Joe Tarantino, but also from the insights we glean from the new liner notes that have been written for each title in the series."





An extension of the popular Original Jazz Classics series (est. 1982), the new OJC Remasters releases reveal the sonic benefits of 24-bit remastering-a technology that didn't exist when these titles were originally issued on compact disc. The addition of newly-written liner notes further enhances the illuminating quality of the OJC Remasters reissues. "Each of the recordings in this series is an all-time jazz classic," says Nick Phillips, Vice President of Jazz and Catalog A&R at Concord Music Group and producer of the series. "With these reissues, we get a fresh look and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se artists and some of their most important work-not only from the meticulous 24-bit remastering by Joe Tarantino, but also from the insights we glean from the new liner notes that have been written for each title in the s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