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是從買入 Telarc 的 Ray Brown 專輯,以現今的觀點來看,我覺得 Telarc 的錄音算是忠實,雖然他們家是以發燒音效起家,以古典樂、Eric Kunzel 指揮的大眾音樂,再加上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誇張音效,如恐龍叫聲、射箭聲等,都令當初音響玩家人手一張,Telarc 又相當著力於一些新技術的引用,不過爵士樂他們這一塊,早期與 Oscar Peterson、Ray Brown 及 Benny Carter 出版過相當多唱片,在大師提攜之下,這些新秀Benny Green、Christian McBride、Ralph Moore 也慢慢綻露頭角,也讓當初初入寶地的我,更多認識這些樂手。
從Telarc 的 Ray Brown + Benny Green + Jeff Hamilton 三重奏的專輯,到 Benny Green 個人擔綱於 Telarc 發行,到他在 Blue Note 發行的專輯,再回頭找他在 Criss Cross 的專輯,再自 AMG 找他參與過的專輯, 到最近他只在日本版唱片才有發行的。
Benny Green 1963生於紐約,成長於加州Berkeley,於7歲的時候開始學習古典鋼琴。受他吹薩克斯風的父親影響,他很快就專注於爵士樂。他自己這樣說道“我開始嘗試在鋼琴上即興,模仿我父親吹奏的片段,這內容包括了很多Monk和 Bird 的音樂,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學自我“。
Benny Green在學校樂隊演受,並與爵士歌手Fay Carroll合作:“這是很好的訓練,關於伴奏和學習blues,Fay Carroll也給了我一個機會用 trio 的方式,她每天晚上都是這樣一起合作”。
他在10多歲的少年時,他曾與 Eddie Henderson 一起工作過,並得到和由 Chuck Israel 領軍的12人樂團的大樂隊合作演出的經驗。畢業後,他繞著海灣地區為一年自由職業生涯,然後於1982 年春天搬到到紐約。回到紐約,他遇見了老練的鋼琴家Walter Bishop Jr,他說:“我開始跟他學習,他幫我點的方向是發展我自己的聲音,他還鼓勵我來研究整個範圍爵士鋼琴的歷史,所以我可以得到我的感覺是如何適應“。經過短暫與Bobby Watson 配合,他與 Betty Carter 1983年至1987年一起合作,這張她的專輯,鋼琴手就是
Look What I Got

1987年,他加入了Art Blakey的樂隊。並一直在Art Blakey 這個 Jazz Messenger 樂團待至1989年,此時,他開始與Freddie Hubbard的五重奏一起合作。
1993 年Oscar Peterson 選擇 Benny Green 為加拿大多倫多市的 Glen Gould International Protégé Prize 音樂獎的得主。這一年,他取代 Gene Harris 在 Ray Brown 三重奏中鋼琴手的地位,並與 Ray Brown 一起合作到1997年。從 1997年起,Benny Green 恢復他的自由職業生涯中,他帶領自己的三重奏,並集中在他的鋼琴獨奏表演。
他的錄音生涯,其中包括超過 100場以上,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當中許多人一樣,他幫相當多樂手伴奏過:Betty Carter (包括Grammy 得獎得 Look What I Got),、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Freddie Hubbard、Bobby Watson、Milt Jackson、Diana Krall 等人,不過相當分散。

Some of My Best Friends … (1994)、Seven Steps to Heaven (1995)、Super Bass (1996) and Live at Sculler's (1996)。另外還有他和 Oscar Peterson 一起出版的 Oscar & Benny (1997)

另外以他為名領軍的唱片是開始在荷蘭廠牌 Criss Cross:
Prelude (1988)

和 In This Direction (1989),這兩張也是他與 Rudy Van Gelder 合作過的專輯,不過聽起來普通,沒什麼特別的。
在 1990年他開始幫 Blue Note 錄音,他的頂尖之作也在於此:
Lineage (1990)

Greens (1991)

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 Carl Allen 一起合作。
Testifiyin' (1992)

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 Carl Allen 一起合作現場錄音作品。
That's Right! (1993)

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 Carl Allen 一起合作現場錄音作品。
The Place To Be (1994)

與 Rudy Van Gelder 合作過的專輯,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 Kenny Washington 一起合作。
Kaleidoscope (1997)

這張有和今年一起參與台中爵士樂音樂節的 Antonio Hart,另外還有 Stanley Turrentine、Ron Carter 及 Russell Malone 一起合作。
These Are Soulful Days (1999)

這張是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吉他手 Russel Malone 三重奏作品。

和 Christian McBride 及 Carl Allen 一起合作現場錄音作品,這張是我覺得他最好的唱片,台灣曾引進這張的日本版唱片,不過這張似乎未有發行一般美版或歐版,這張可將鋼琴三重奏的功力呈現 Hard Bop 名曲到極致,可感受到鋼琴三重奏的能量。
Ed Thigpen's Trio Supreme:A Time For Love
這張也是只有日本版的發行。
Jay Leonhart Trio:Fly Me To The Moon
Ralph Moore:Who it is You Are
這張是很好聽的四重奏。
另外表頭這張 Funky (1997),只有發行日本版,是我唯一尚未入手的他的專輯。
在2000年,他在 Telarc 再灌錄唱片 Naturally 發行,是和bass 手 Christian McBride 和 guitar 手 Russell Malone 合作,他們彼此受到激勵,並鼓勵他去開括新的局面。隨著 2002年推出 Green's Blues
,他回到他的根本,將傳統創新,以他個人風格展現出一個令人興奮的Fats Waller、Duke Ellington、Erroll Garner 和 George Gershwin等人獨奏爵士樂標準。一個對爵士鋼琴的歷史來說,永遠是個學的,他也提到Art Tatum、Erroll Garner、Hank Jones、Ahmad Jamal、Phineas Newborn、Bud Powell 及 Oscar Peterson 等對他都有些主要的影響。
他接近爵士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我自己和很多我欣賞的音樂家,其主要的重點是就只是Swing和樂趣,並與觀眾分享這些感受,如果我能傳達,那麼我覺得我正做一些積極的。
2003.1.28在 Telarc 發行 Jazz at the Bistro,是和吉他手Russell Malone 合作,獻給已過世的 bass 手 Ray Brown。
Manhattan Five:Lullaby of Birdland
這張日本版唱片,台灣有引進台壓版。
今年在日本發行過兩張專輯:
杉山千絵 Chie Sugiyama Meets Benny Green
XQDN-1026 KBS Trio:What Am I Here For
這張比上張杉山千絵好聽不少。
基本上,Benny Green 的鋼琴三重奏比他幫人作嫁助陣的專輯精彩多了。
寫得很亂,應該看得頭有點昏,不過要紀念他於10月16~18日來台參加 2010 台中爵士樂音樂節,有點小小抱怨,怎麼沒有趁機讓他辦場鋼琴三重奏的演奏會啊!